用户名: 密码: 验证码: 注册帐号

365bet怎么提款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高峰论坛 > 现场图文 >
部标准定额司副巡视员卫明讲话
作者:admin 单位:365bet怎么提款


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

尊敬徐义屏领导、王德楼理事长,同志们、朋友们:
           上午好!
    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高峰论坛在美丽的广州隆重召开,对此,代表标准定额司表示热烈的祝贺!向各方支持关心的与会代表衷心感谢!
上次,哈尔滨会议我们回顾了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30年来发展历程,重点回忆了工程建设标准化思想理论实践的探索之路,今天,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
一、提高工程建设消费层次
五中全会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指导思想、主要目标、基本理念和措施保障,重点是针对“发展不平衡、不协调、不可持续问题”,“着力在优化结构、增强动力、化解矛盾、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。”在培育发展新动力上,引导消费朝着智能、绿色、健康、安全方向转变,带动消费结构升级,要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,提高建筑节能、节水、节地、节材、节矿标准,实行绿色规划、设计、施工标准。
长期以来,我们制定标准的约束性指标是技术、经济,也就是每个标准第一条强调的“技术先进、经济合理、安全可靠、确保质量”,现在看来要修改了,为什么?贯彻五中全会要求!进一步为什么?约束性指标扩充成为资源、能源、生态等等?如何解决?提高!
确定标准的水平高低,以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是正确的,但是,面对现在的情况,工程建设还要考虑能源、水、土地、材料等约束条件。比如,过去修铁路选线是采用坡度小、转弯半径大,这样就选在山沟地势平缓的地方,而这样的地方正好是良田肥沃的地方,对此提出了以桥代路、提高桥隧比,后来又发现,这不利于生态,又增加了钻山进洞。最终,增加桥涵隧道的比例无疑是技术难度大、投资增加,但是他是符合绿色、协调、绿色、开发、共享发展的基本理念。
回答了,提高消费层次、强化约束性指标的问题,但是如何提高、提高多少,这就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,重新审视工程建设标准各种定性、定量指标的确定。这里,再举例说明。2005年我们启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编制的时候,机关人均建筑面积,使用面积究竟确定多少合适,我们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,参考国际上公务员的标准,全国摸底,多次测算,确定一般人员6平方米,最高到省部级领导54平方米的指标,标准确定以后,通过反算,现在办公楼够用。为此,在十八大时候,中央宣布停止建设办公楼的英明决策,这真是标准科学制定出来,按照现有的公务人员,办公用房不用新建。
同志们,标准制定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,必须独立思考,认真分析,广集民智,广纳善言,通过大量详实数据资料,才能真正对得起标准制定者的称号,否则,你就别来玩,如果你想通过标准获取名誉,获取利益输送,最终历史会唾弃你。
实践表明,我司的推动提高消费层次,已经开展了无障碍建设、高强钢筋高性能混泥土的推广、实施光纤到户等重大部署,面对未来五年,我们可能还要做好下述几项重点工作。
一是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,加快综合管廊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标准编制,配合城市地下管网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实施,全面梳理地下管线探测、鉴定、修复、更新等相关标准定额,强化运行阶段管理。
二是支撑海绵城市、绿色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设,协同推进城市竖向规划、城市排水设计、园林绿地雨水渗滞、模块化雨水调蓄设施、海绵城市评价等相关标准定额编制。
三是结合建筑产业工业化、现代化,推进预制构件质量检验、钢结构住宅、装配式整体厨房,以及传统木结构、现代木结构等标准定额制订。
四是指导城市形态和功能优化,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,加快城市地下空间规划、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编制。
五是统筹城乡发展,配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加快推进村庄整治、村镇住宅设计、村镇防灾规划、乡村环境设施规划等标准编制。
六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,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,研究提高严寒寒冷地区建筑节能标准,加快民用建筑能耗、建筑碳排放计算、近零能耗建筑设计、太阳能供热采暖等标准定额研究制订。
七是配合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优化调整,促进发展方式转变,研究编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、分布式电源并网、云计算设施、钢铁渣综合利用等工程标准。
八是规范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,提高项目确立的科学性、前瞻性,围绕公共服务均等化,加快养老服务设施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、残疾人扶助设施等建设标准编制工作。
    二、补好创新短板行动
    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主要问题是陈旧落后、重复矛盾,我们每一次推动,都是离不开这样问题的解决,在实践中一些就的矛盾解决了,但是新的又出现了,究竟要如何破解,还是要通过问题为导向,以补短板行动,来实现工程建设标准的成熟和定型。这里就悠久和时兴的几个主题展开一下。
1、   标准体系
标准体系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,根据系统论的理论就提出了,在1984年国家计委标准定额局,发布第一代体系,当时的国家标准150项,计划出编制2400多项标准规范,我们的体系就可以建成了,但是通过30年的标准化实践,今天我部以发布3000项,整个工程建设已经6000项,大大超出原来的体系,而且大家仍然将标准体系还要完善,还要编制。这要如何看?如何办?
诚然我们有时将编制的项目当成体系框架,那么体系是什么,主流观点认为是各级各类标准规范规程、各个指标内容是相互协调、不重复不矛盾、全覆盖,像一张城市城市规划的蓝图不重复不遗漏,确定体系框架分类参数是标准体系的核心,在实践中我们确定体系框架的参数有很多选项,可以对象、性质、学科、过程、内涵与外延等等,很理论。举个例子,水管道标准,他是可以是市政工程、城市设施、海绵城市、地下管网、建筑给排水、污水处理等等,他还可以是国家、行业、地方、协会标准,一个标准有很多身份。其实,通过剪刀浆糊来复制粘贴出来一个包络万象多功能,是一种理想状态,在实践和理论多有矛盾。
对体系我们要跳出学科分类的框框,用标准化自身的理论,即单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,模块化、标准化与组合化结合,用一个链条合成起来,如服装标准化,通过大量分析,找出较为关键的指标,影响尺寸的指标,X、L,最后,工业化生产出来,满足了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。
对体系,还要有一个维度就是时间,过去我们忽略,造成各种版本混用,最明显的是结构规范中,用大老K的容许应力法,与用β的可靠度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混用,所以,通过实践,我们发现把同类规范同时修订、同步协调、同时推出,对整体性和协调性较为有效。
标准IBC,加拿大CBC他包括建筑活动全过程,修订一次是全面进行,由此时间对体系自然解决。当年强制性条文的成功就包含了这样的特征。
2、创新与标准
我们常说标准是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桥梁,标准的重要使命是先进生产力服务,促进技术创新,但是,可能由于标准的不恰当还有可能阻碍创新发展,这就是标准的反作用。这是由于新技术是螺旋式上升,不断前行,而标准总是针对一定时期制定出来了,与新技术理论上的交点,很有限。与此同时,有时针对同一个对象,采用的新技术可能不止一种,如果过早用标准给予固定起来,还有可能限制真正的新技术的产生,由此,我们多数的时候采用了对成熟的科学技术成果纳入标准之中,他们有三句话,“成熟一条定一条、下网就捞鱼,求准不求全”,对这三句话,大约在二十年前,我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就提出过异议,可惜,大家在完善体系、责任追究的情况下,涉及创新的标准有点弱了。
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让创新贯彻党和国家一切工作,工程建设标准化,必须要把创新放在第一动力上。这就需要协会标准从他1984年诞生那天开始,把短平快的创新标准加快起来,重点发展超前标准、事实标准,形成与政府标准规范有机协调。
3、市场标准
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的决定作用,维护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,加大技术经济规则的制定,那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标准有什么样的特点?上个世纪以前,国际上的作用归结起来是3-1,即正作用1、保障质量安全健康卫生和环境保护;2、有效利用资源能源促进生态文明;3、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力;4、可能抑制或者促进新技术的发展。2000年后,国际标准化界,提出了贸易标准的理念,明确了标准可能阻碍贸易,于是提出技术贸易协议TBT,这一清新的发展思路,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中交接、验收、配合、协调等等的标准制定,如规划规范、设计中的建设条件、施工中的验收规范、物业管理中的承接验收等等,严格讲我们的标准数量很多,其实对照贸易、交接市场中的标准来看,多数把设计院、施工单位内部的技术规格、施工工艺等属于企业标准的内容纳入了。
今年全国标准化领域都在全面贯彻落实《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》,大家系统深入学习过程,感到一个靓丽的词语是团体标准,得到大家的热议,甚至有个别专家认为,都可以来制定标准了。这个仅仅代表个人的学习理解,一是历史来看团体标准,我国的四级标准,国标、地标、企标一直未变过,之前的部标准、到专业标准、行业标准,其定义科学性一直争议,行业标准非常不严谨,因为,要打破行业、跨界发展,显然不如用团体标准较为科学,同时,国际上的团体标准从英国第一个标准化协会诞生起,就用到了。当然,这里面还有一层含义,就是团体标准是否可以竞争,是否同一对象可以制定二个以上的标准,美国的标准可以,欧洲好像很难,我们怎么办,具体细节可能要等到标准化法来说,但是,我们可以明确将国标、地标是唯一的,协会标准必须要发展起来,牢固树立标准的权威性、科学性,才是立于不败之地。
三、加强和改善标准的制定
标准的制定既神圣有光荣,三中、四中、五中的精神将极大推动标准向更强更新发展,我们坚持科学定标、民主定标,尽可能消除标霸和死磕的影响,认真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,坚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,加快重点领域定标,坚持立改废释并举。
历史上标准的困难经过了编制经费难、积极性不高、执行难。现在个人认为,编制的专家层次提升幅度不大,有的标准博士生助理编写、工程师修改,几个老朋友审查,这虽然是极个别现象,但是与科学定标违背,只有将掌握熟悉本行业领域先进生产力的顶级专家来亲自编写,从起草、审查、管理建立层层责任制,宁可路过漏过,也不要错过,标准审查不要因为有标霸、死磕派的干扰,就回避不同意见者,搞团团火火,弱化民主定标的刚性要求,要把本行业重要重点单位和专家请进来,要把利益相关者请进来,要民众的福祉放在首位,坚持五湖四海,也就是相关部门和单位、相关标准规范、本行业顶级专家,来审查,广集民智、广纳善言,真正经得起时间的检验、历史的检验、实践的检验,不要由于为国家编制了编制,而受到同行的指责。